俄罗斯对中国卡车实施全面禁售:一场精心策划的贸易战?
7月31日,中国052D驱逐舰“绍兴舰”抵达俄罗斯海参崴,参与中俄联合军演,象征着两国军事合作的升温。然而,就在这同一时刻,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局却发布了一纸令全球震惊的禁令:全面禁止东风、福田、解放、汕德卡四大中国卡车品牌共9款主力车型在俄销售,涉及车辆市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。这突如其来的禁令,如同在友好的军事合作背后,挥出一记冰冷的贸易战“重拳”。
官方理由:20项安全缺陷,疑点重重
俄方宣称,这些中国卡车存在20项安全缺陷,包括刹车系统效能不足、噪音超标、紧急呼叫功能缺失、电磁辐射防护不达标、安全带安装缺陷、座椅固定松动,甚至驾驶室存在“有毒物质”。俄工贸部部长阿里汉诺夫更公开指责这些卡车“存在严重缺陷,根本不该上路!” 然而,这一说法却遭到俄罗斯民众和业内人士的强烈质疑。 俄网民纷纷在IXBT汽车论坛上吐槽,质疑俄方公布的“证据”的真实性和客观性,更有用户晒出2018年的购车凭证,质问政府此前颁发的合格证是否作假。
展开剩余71%突击检查,瞬间停售,引发民怨沸腾
7月底,俄监管机构对四家中国卡车品牌在俄分公司展开突击检查,随后迅速吊销了包括东风DFH4180、福田BJ4189、一汽CA4250、汕德卡ZZHS等9款车型的销售许可。这些车型占据中国卡车在俄市场份额的60%以上,俄方要求立即停售并召回已售车辆,否则将吊销认证证书。此举在俄罗斯卡车司机和物流公司中引发轩然大波,他们纷纷谴责这一禁令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。 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市场以其700-800万卢布(约55-65万人民币)的超低价格,以及可靠的性能(跑10万公里无需大修)获得了巨大成功,其价格比本土品牌便宜30%。 禁令的出台,直接导致大量物流公司面临破产的风险。 一位物流公司老板向《生意人报》抱怨:“中国卡车百公里省30升油,维修费只要本土车的一半,禁了它们,我们只能等破产!”
销量碾压本土巨头,卡玛斯被迫停产
2025年上半年,中国四大卡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共销售7700辆卡车,占据27.6%的市场份额,其中汕德卡更是以14.2%的市场占有率力压俄罗斯“国宝”卡玛斯,成为销量冠军。 卡玛斯由于销量暴跌,上周已宣布实行每周四天工作制,并将其亏损归咎于“中国卡车倾销”。
欧盟认证失效,俄国标准遭质疑
值得注意的是,汕德卡ZZHS车型已通过欧盟的严格认证,却在俄罗斯被贴上“不合格”的标签。 业内人士不禁反问:“同一辆车,在德国可以正常行驶,到了俄罗斯就成了‘马路杀手’?” 俄方至今未公布具体的检测数据,也未开放任何申诉渠道,其做法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受到了广泛质疑。
政策组合拳,时机耐人寻味
此次禁售只是俄罗斯针对中国卡车的一系列“组合拳”的最后一环。 这与俄本土卡车品牌卡玛斯和嘎斯长期存在的油耗高、故障多、维修贵等问题密切相关。 俄罗斯政府选择在中俄联合军演前夕发布禁令,这一时机无疑令人深思。 俄网民甚至自嘲道:“政府左手和中国握手,右手捅中国刀子!” 这背后的政治和经济博弈,值得进一步深思和解读。 表面上看,这是一场关乎卡车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的事件,但实际上,它或许是俄罗斯政府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下,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策略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